袁光宇看到一整沓的状纸,也顿时头大无比。
灌了一大口茶水,袁光宇叹气道:“前世作恶多,知县要附郭,真是造孽!”
县丞闻言,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生怕知县大人又将这烫手山芋往下扔,那可真大事不妙。
好在袁光宇没有那么做,沉思了片刻后,无奈开口道:“你且挑出几起易判的案件,本官明日亲自审理,其余都给董范两家送去。”
县丞闻言,长舒了口气,赶紧着手去办。
第二日,袁光宇简单审结了几宗关于董范两家的土地纠纷案。
随后便将结案陈词与剩下的诉状,都一起交到了董范两家家主手上。
董范两家接到结案陈词和剩下的诉状,态度也是大不相同。
范汝讷看着乌程县衙的结案陈词,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怒道:“他袁光宇好大的胆子,竟敢打我范家的脸!我父亲乃是堂堂帝师,在朝时谁人不闻其清望,岂容他一县令玷污我范家门声。”
董家这边,董嗣成没有去看县衙的结案陈词,而是仔细地过了一遍其余的诉状。
看完诉状,董嗣成又看向几名兄弟,缓缓开口道:“我虽常年在京任职,可族中事务也知晓一些。以前乃是父亲主事,如今父亲己然故去,临终命我主理家事,他曾言族中子弟与家中奴仆多行不法,我不希望日后再有此类事件。”
董嗣成的兄弟众多,有董嗣宗、董嗣初、董嗣昭等。
但董嗣成是董家长孙,又是如今董家孙辈之中官职最高者,董份对其寄予厚望,自然而然的成了新任家主。
董嗣宗看着兄长董嗣成,开口问道:“那此事兄长打算如何处理?”
董嗣成放下手中成沓的诉状,抿了口茶后,回道:“前些时日的衢州土地兼并案,你们应该也知晓。朝廷明旨下发,便是在告诫地方大族,我董家木秀于林,应当低调行事。”
缓了缓后,董嗣成看着手中茶杯氤氲的水汽,继续道:“乌程县衙判下的这几宗案子,便依言而行,牵涉其中的家仆交给知县袁光宇。田产准百姓回赎,价不足者予以补足,田产多退一些亦无妨,其余诉状上涉事的奴仆,家中也要惩处。”
董嗣宗闻言,皱眉道:“兄长,此事是否还应向祖父禀明,毕竟……”
董嗣成打断他道:“祖父年迈,不必用此等杂事扰他老人家清养,我这家主之位也是祖父许下的,不必多言。”
见弟弟还欲开口,董嗣成继续肃声道:“尔等莫忘了,祖父当年因何回乡,我董家这些年家业渐大,家族的声望却也日渐败坏,须得挽回了。”
董家众多子弟见兄长董嗣成态度如此强硬,心中虽有不愿,却也不敢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