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成待弟弟们离开后,在厅中独坐沉思了好一阵,方才转回后宅。\r?u?w*e+n?5·.-o,r/g`
刚回到后宅,董嗣成的妻子徐氏,便为其披上一件外袍,临近十月,夜间己渐凉。
徐氏温声问道:“官人,叔叔们态度如何?”
董嗣成的妻子徐氏,乃是曾经的首辅徐阶之孙女,徐阶次子徐琨的女儿。
徐家原本也广占田产,但在海瑞等官员的施压下,被迫退还百姓大量田地。
清退大量田产后,徐家经济上虽有所衰败,但毕竟是首辅之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松江府华亭县依旧是富豪之家。
真正令徐家没落的是政治上的失势,徐阶的政敌高拱等趁机发难。
安排曾被徐家家奴羞辱过的蔡国熙出任苏松兵备副使,专门处理徐阶及其子之事。
蔡国熙称举报徐阶及其三子者有赏,于是徐阶的故人儿子、诸生等纷纷举报。
最终徐阶的两个儿子徐璠和徐琨被发配充军,其仆从与亲党皆受牵连。
所以徐家真正没落的根源,是在家族得势之时,宗族子弟及奴仆横行乡里,甚至仗势欺压官员所致。
董嗣成也是鉴于岳家败落之缘由,才决意严惩家仆,主动清退些田产,以此来挽回家族的声望。
董嗣成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微微摇头道:“他们心底自是不愿的,但日后当知吾为家族之良苦用心。-躌?4¨看¨书\ /免+废`跃′黩*”
董家如今无人敢欺,凭的是祖父董份有两个身在内阁中枢的学生。
可祖父董份己是风烛残年,若有不测,董家与那两位重臣的情分也会日渐稀薄,届时便没了照拂。
董家虽无政敌,但族中子弟及奴仆多有不法,眼红董家的也大有人在,照此下去,结果无非落得与徐家一般下场。
而范家这边,范汝讷听闻董家不仅将家仆交给县衙惩处,还宣称允许百姓回赎土地,以前低价购买之田产也照价补足时,不禁嗤之以鼻。
范汝讷将乌程县衙的结案陈词撕了个粉碎,冷笑道:“董家也是块软骨头!”
一名范家子弟小心问道:“家主,那我们范家该如何应对?”
范汝讷冷哼一声,回道:“应对什么?我范家的家业乃是堂堂正正得来,那乳臭未干的钦差扣着我范家的人,我还要找他要人!”
李霁这两日都在巡查患病灾民的安置,同时整理核对赈灾粮米的分发账册。
看着成堆的数字,李霁不免有些头大,早知道就将杭州的几名书吏一起带来。
李康在一旁打着哈欠道:“少爷,实在不行,你带回去让嫂子帮你算嘛。”
李康见过黄婉婉对账,她确实是个理财小能手,精于数算,几家作坊一季的账,她小半日便能核对清楚。.幻\想\姬? !耕-新!醉^全!
李霁赏了他一个白眼,这点账自然难不倒他,只不过太琐碎,有些不耐烦罢了。
李霁突然心生一计,对李康开口道:“康子,去把李绘还有李韬叫过来。”
李绘负责打理李家的生意,数算对账自然是他的强项,自己替他李家捞了人,抓他们当“临时工”敢说个不字?
李康惊讶地看了眼李霁,还是照吩咐去找人。
李续的次子李韬被捞出来后,便和叔父李绘住在府衙附近客栈。
没多久,李康便将两人带到寅宾馆中。
李霁将剩下的账目丢给两人,开口道:“你们听过投桃报李吧?”
李绘笑着回道:“这是自然,核账而己,交由我与韬哥儿就行,保准一分一厘都不会出错。”
李绘没有马上回绍兴,就是想着多与李霁接触,拉近一下关系。
李韬受宠若惊地接过账本,要不是这位状元堂弟前来,自己估计现在还蹲着大狱呢。
李霁不认我们李家也不打紧嘛,他成婚的时候,父亲和两位叔父不也去了?
李韬也谄媚道:“对对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啊!”
李霁没好气道:“少废话,赶紧核对。”
又将一名随行的绍兴府衙差唤了进来,询问外面告状百姓的情况。
李霁在听过董范两家的应对举措后,轻笑一声,微微摇头。
董嗣成毕竟是官员,且是京官,自然不是短视之人。
前有衢州府之案,董嗣成己大概猜出朝廷的态度,他惩治家仆,同时允许百姓回赎土地,乃是以退为进。
至于范家,可谓毫无觉悟,也不知那位帝师,曾经的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