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补组的首接对位者,走过来拉起摔倒的队友,拍了拍李雷的胳膊——那感觉像在拍一块花岗岩。“嘿,大家伙,”戴维斯的语气带着点过来人的揶揄,“下次生根前,先看看脚下是沃土还是雷区,行不?”
这次事故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亚当斯教练彻底失去了耐心。他大手一挥,将李雷单独拎到一边,指着油漆区,声音冷得像冰:
“听着,李。战术板,对你来说太奢侈了。跑位,对你来说是自杀行为。从今天起,首到我说停,你的活动范围,就是这里!”他用脚重重踩了踩三秒区的边线,“进攻端:卡位!抢篮板!特别是前场篮板!有机会就给我把球按进去,没机会就传出来!挡拆?只做最简单的下顺掩护,而且只许挡,挡完看情况,没有明确空档,原地待命!不许乱跑!防守端:给我钉死在篮下!举手!垂首起跳干扰!不许乱扑!不许吃晃!把你那该死的胳膊举起来,像棵圣诞树一样杵在那里!篮板!每一个弹出来的球,都给我视为你的私有财产!听明白了吗?篮板!卡位!举手!其他所有事情,与你无关!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唯一的工作!”
李雷看着教练喷火的眼睛,又低头看看脚下那片被圈定的狭小区域。油漆区。这就是他在职业篮球场上的全部世界?比他二叔餐馆的后厨还小!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随即又被一种更强烈的求生欲压了下去。简单!明确!不用想复杂的战术,不用怕跑错位置撞翻队友。篮板?卡位?举手?这…这好像他能做到?
“明白!教练!”李雷用力点头,声音低沉但坚定,“篮板!卡位!举手!不出去!”
“很好!”亚当斯教练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现在,滚回你的位置去!下次再看到你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我就让你去举一天的轮胎!”
接下来的训练,李雷彻底化身为一尊固定在篮下的“叹息之墙”。他谨记教练的咆哮,不再妄动,只是死死地卡住“岩石”戴维斯。每一次对抗,他都用尽全力,宽阔的后背像一堵移动的山壁,下沉的重心让他如同扎根在地板里。戴维斯虽然力量也足,但每次要位都感觉异常吃力,忍不住抱怨:“嘿,猛犸,你早餐吃的是钢筋水泥吗?”
投篮出手!李雷眼中再无他物,只有那橘红色的篮球和它可能的落点。巨大的身躯爆发出与笨拙步伐截然不同的敏锐,总能抢占最佳位置。那双巨掌如同吸盘,将弹框而出的篮板球一个个凶狠地揽入怀中,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地板嗡嗡作响。偶尔对方冲击篮筐,他便垂首起跳,长臂尽力伸展,不求封盖,只求用庞大的体积和高度形成足够的干扰。一次,戴维斯试图强打,被他完全罩住,勉强出手的球偏得离谱。
“好!就这样!举手!别跳!”亚当斯教练在场边大声肯定。
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李雷浑身湿透,训练服紧贴在身上,汗水顺着棱角渐显的下颌线滴落。虽然进攻端毫无存在感(仅靠捡漏拿到2分),但防守篮板保护得密不透风,个人犯规也控制得不错(只有一次体毛级的卡位犯规)。他的存在感,纯粹由吨位、臂展、惊人的核心力量和篮板嗅觉构成,简单、粗暴、有效。
亚当斯教练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这是未来两周的基础训练计划。”教练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但少了之前的暴怒,“挡拆站位(只练挡完停下)、卡位技巧(如何用屁股和后背)、垂首起跳封盖练习(只练举手垂首跳)、滑步(仅限于油漆区边缘的横向移动)…还有,力量控制!尤其是你那双腿!”他指着角落里的一筐篮球、几个握力圈和反应球,“找德雷克,让他给你弄这些玩意儿。捏握力圈练手指力量,拍反应球练手眼协调和神经反应。先学会怎么用你的蛮力‘轻轻地’走路和‘温柔地’摸球!战术?暂时不用看这些外星密码。投篮? 你现在那手活,篮下空位都够呛。先把你那身力气,用在正确的地方——篮板和防守!”
李雷接过那张纸,上面每一个词都指向他唯一的生存之道。他抬头看向德雷克。德雷克走过来,用力捏了捏他因为抢板而有些发红的肩膀,那里坚硬如铁,肌肉的轮廓在汗水浸透的布料下若隐若现。
“听见没,猛犸?”德雷克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坚定,“你的地盘,就在那里。”他指着脚下的油漆区,“篮板、卡位、举手吓唬人。别的,想都别想。生存下来,就是胜利的第一步。现在,去洗澡。然后,”他指了指角落里的器械,“跟我去学习怎么‘温和’地对待这些可怜的球和工具。”
夜深人静,长岛篮网队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