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大明青云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3章 金殿传胪

第103章 金殿传胪

就在朱翊钧以为许国也会让步时,不想许国仍是沉声道:“启禀万岁,李霁之才学,有目共睹。·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他虽是庶子出身,五岁丧母,受其父苛待,然仍刻苦钻研经典,最后更是连中五元,乃读书人之典范。如今实有状元之才,为何不允其连中六元,此乃我大明文坛之盛事,亦可使万岁圣德昭彰。”

许国呼了口气,继续道:“其连中六元实至名归,当可为楷模,激励士人奋进。坚韧不拔之意志亦应为世人所效仿,虽不受其父所喜,为庶子出身,然勤奋苦学亦可成贵子!”

许国最后一句可谓图穷匕见,明着在说李霁,实则暗有所指。

父亲不喜,庶子出身,首指当今皇长子朱常洛。

许国从始至终认为立储应遵循祖制,坚定维护传统礼制,支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朱翊钧闻言紧咬牙根,果然是借题发挥!

朱翊钧闭眼又深呼了口气,看向次辅王锡爵,开口道:“王爱卿是否认同许学士之言?”

王锡爵也一向多调和朝臣与皇帝的关系,甚至倾向于维护朱翊钧的意愿,这也是朱翊钧更亲近王锡爵的原因。

王锡爵揖了一礼,回道:“回万岁,臣赞同元辅之提议,圈其为一甲,位列探花即可,想必他日后当知万岁对其爱重之意。”

内阁三位阁臣,首辅申时行和王锡爵两人意见一致,许国则坚持认为李霁当为状元。

朱翊钧看了眼许国,又开口道:“许爱卿,是否还坚持认为李霁当为头名?”

许国仍是坚持道:“老臣只知,当以才学排名,我朝自太祖皇帝开科以来更是首重公允。+五¢4¢看¨书, *冕~废!跃_渎?”

朱翊钧在龙袍大袖中的双手陡然用力紧握,又快速松开。

然后缓缓道:“既如此,此事朕需再思量,朕也乏了,今日暂且不议。”

朱翊钧说罢,便起身负手往后宫去。

申时行眉头微蹙,明日便是传胪大典,届时还要张榜,皇帝竟连此事都用拖字诀?

许国也一拂大袖便转身出宫去,王锡爵看着御座,轻轻叹了口气。

三月十八日,李霁早早起床梳洗,穿上前两日领取的进士服,今日乃是传胪大典。

进士服饰主要由巾、袍、带、笏等组成。首服为进士巾,与乌纱帽形制相近,顶部微平,巾后有展脚一对,展脚还垂有皂纱垂带。

袍服为深色蓝罗袍,用青罗缘边,圆领,袖广而不杀,保持了襕衫样式,但更接近公服。

革带为青鞓,搭配黑角带版,单挞尾,挞尾下垂,其样式接近公服革带,体现出即将向官员的升级转变。

笏板为槐木笏板,用于记录相关事宜或在仪式中表示庄重,靴为黑色皂皮靴。

今日传胪大典,如同大朝,五品及以上官员都要列朝。

天色尚未大亮,长安街上己有不少轿子和马车往来,里面乘坐的皆是官员。

同僚之间见面会互相攀谈,见到即将成为新科进士的贡士也会点头示意,毕竟说不定日后便是同僚。

李霁等新科贡士在鸿胪寺集合后,依旧由鸿胪寺官员带领进入皇城。·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到午门前的广场,新科贡士按名次和单双序位,鸿胪寺官员又带领贡士们从左右掖门进入,最后在皇极殿外丹墀两边拜位上排列。

皇极殿作为紫禁城的核心建筑,庄严肃穆,飞檐斗拱间尽显皇家威严。

汉白玉台阶层层而上,丹陛石上龙纹雕刻栩栩如生,似要腾空而起。

数百名大汉将军森严护卫宫禁,其首戴银凤翅盔,盔顶朱缨飘拂,两侧凤翅舒展欲飞,极具威仪。

身着黄金山纹锁子甲,甲片如山峦层叠,锁子连环密匝,日光之下,金辉闪耀,坚不可摧,腰间束以嵌宝革带,悬雁翎长刀。

此时殿内文武百官按常朝侍立,作堂下乐,鸣放鞭炮,雄浑的钟鼓之声悠悠响起,宣告着传胪大典即将开始。

朝阳东升,照在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上,折射出夺目的光芒,更为这座紫禁城增添几分庄严神圣之感。

宫乐响起,皇帝朱翊钧并未升座皇极殿,众多贡士只是跟随百官向御座跪拜叩首,山呼万岁。

皇帝没升座,便由首辅申时行主持传胪大典。

百官对此己见怪不怪,近两三年皇帝愈发怠政,以各种理由推脱朝会和经筵。

行完跪拜大礼,李霁等贡士又跟随百官起身肃立。

传制官手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