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结束后,考中的众人都心情大好,现在无论排名如何,一个进士出身己是板上钉钉,日后仕途升迁会有诸多便利。?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李霁又请会馆的梁司事帮忙张罗两桌酒席,好好喝上一场,高兴的想多喝,落榜失意的也正好借酒消愁。
此次高中的几名同年都酩酊大醉了一场,心底的情绪都需要发泄,多年苦读终得偿所愿。
其实李霁等人还算克制的,如今京师中各大风月场所接待最多的客人,便是赴考的举子。
李霁看着汪可进哭得泪流满面的样子,微微地摇了摇头,一时也没有开口安慰。
这几日看他像没事人似的,实则心中压抑着,发泄一下也好。
刘毓则好上许多,虽感挫败,但心气还在,李霁料想他应该不会消沉太久。
两人的随从将他们各自扶回房间后,朱国桢等人也都脚步踉跄地回去休息,好几个还是会馆伙计背回去的。
只剩李霁和李康两个人继续对酌,边喝边回忆这近三年的来时路。
李霁不禁低声感叹道:“转眼便过了这么久,真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李康傻笑道:“少爷,不敢想啊,你是进士了!以后就是官了!真的做官了!”
李霁拍了拍李康的肩膀笑道:“等哥哥我回去成了婚,马上让你嫂子帮你选一个漂亮贤惠的媳妇儿,你年纪也不小了。”
李康闻言迟疑道:“少爷,我不急,我能自己挑不?”
李霁又闷了口酒,哈哈笑道:“当然可以,你有中意的女子?”
李康挠挠了头道:“那倒还没有,不过我想像少爷你一样,自己选个媳妇儿,到时住一块也有话聊不是?”
李霁笑着点头道:“是这个理!”
李霁本想再醉一场,最后还是没醉成,酒的度数太低,喝多了光上茅房。^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殿试的读卷官,由首辅申时行领衔,王锡爵和许国两位阁臣也赫然在列,以及诸多翰林院和礼部的官员。
在基本确定了二甲和三甲人的进士和排名后,另外单独取出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是所有读卷官一致认为最优秀的。
首辅申时行手持单独挑出的十篇文章,与王锡爵、许国两人一起来到乾清宫面见皇帝。
他们要将十篇文章呈送御览,由皇帝亲自圈定殿试的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这既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而皇帝亲自圈定的一甲三名也会对皇帝更加感恩戴德,往往会成为皇帝在朝堂上的亲信,同时也能激励士人参政。
朱翊钧看了眼摆在御案上的文章,淡淡开口道:“辛苦三位爱卿,朕稍后会细细看过文章再圈定。”
十篇文章确实也不是一时半会能看完的,申时行等三位阁臣便先告退,回到位于紫禁城内左顺门外的东南角,文华殿前,内承运库之后的文渊阁处理政务。
待三位阁臣离开后,皇帝朱翊钧开始看呈送上来的十篇文章。¢x,i·n~w,a+n+b·e+n!.^o~r·g?
再次看到题目时,朱翊钧不禁冷笑道:“阁老们真是会出题,好一个‘制礼立法非难,遵礼守法为难‘,是在说朕不行祖宗之法,不遵礼教啊!”
一旁的司礼监随堂办事太监,同时掌管文书房的田义,低眉顺眼躬身侍立,不发一言。
权宦冯保倒台后,田义成为皇帝朱翊钧最信任的太监之一。
朱翊钧自言自语了一句后,便开始认真地看起了文章,有不满又如何?事情还是得做。
朱翊钧自幼接受皇家教育,生母李太后和老师张居正督促严格的同时,还有诸多名师教导。
因此朱翊钧在经史子集等各方面均有涉猎,对儒家经典更是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
看完十篇文章后,朱翊钧也认为均是上好文章,作文之人亦是惊才绝艳。
最终朱翊钧挑出了其中三篇,也是他即将想要圈定的三鼎甲。
朱翊钧突然问侍立一旁的太监田义,说道:“田义,对这三人可有了解?”
田义走近了两步,看了眼三篇文章的作者,低声回道:“回万岁的话,奴婢是有了解一些。”
朱翊钧往御座后一靠,又开口道:“都说说看。”
田义开始为皇帝介绍起三篇文章作者的出身背景,皇帝身边的太监自然不会简单。
听田义介绍完前面两人后,朱翊钧揉了揉眉心,又开口道:“一个西十九岁,另一个三十九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