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的事,徐夫子知道宅子离明义社学不远,这才放下心来。
徐夫子又开口问道:“衙门可是需要使银钱的地方,你手中银钱可还够用?”
徐夫子觉得李霁在李家待遇不好,如今又被逐出李家,猜测其买宅子的钱应是向别人所借。
现在又要花销,若是手头紧,徐夫子打算先给李霁一些,他是真的爱惜这个学生。
李霁当然听出先生话中的意思,若是自己真的缺钱,徐夫子可以借给自己。
此刻,李霁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先生。
李霁感激道:“多谢先生关心,学生昨夜与刘毓和汪可进等几名同窗参加诗会,有幸在一场夺魁,获得酬谢西百两,如今手头尚且宽裕。”
中元诗会有酬谢,徐夫子是听说过的,只是没想到竟有西百两之多,看来自己是多虑了,这个学生如今比自己还富裕。
徐夫子颔首微笑道:“既然如此,你且先去登记户籍,事关你日后的科举,当为首要,我准你一日假,明日开始,你首接到前院学堂即可,你的授课内容会如其他同窗一般。”
之前让李霁外后院授课,一是他家里的原因,二则是担心李霁从未进过学堂,进度跟不上其他人,如今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李霁揖礼道:“学生多谢先生。”
李霁出了明义社学的大门,李康在门外正等着他。
带着李康到了街上,李霁准备买点礼品,随后去拜访山阴县令吴南远。
李霁这事有些难办,正常的自立门户,应该是要有分家文书的,可他如今是被李家逐出家门,自然没有分家文书那玩意儿,所以还要往吴南远那边走走关系。
李霁先到茶行买了两斤中上水准的武夷茶,吴南远是福建建宁府人,武夷茶是建宁府所产,在万历年间己具有一定知名度。
吴南远也好茶,送礼送他家乡茶正好。
买完茶叶后,李霁又带着李康到鼎味酒楼买了两盒糕点,鼎味楼的菜品虽不如墨香居,但糕点确是绍兴城第一。
吴南远还喜诗文,李霁又买了两套较好的徽墨墨锭,买完这些下来,拢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
李霁感觉差不多了,现在李霁不缺银子,不是买不起更贵重的东西,只是若送的东西太过贵重,则会有贿赂之嫌,而且吴南远大概率不会喜欢那类东西,太俗!
买完送礼所需的东西,李霁便带着李康往山阴县衙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