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带着李康到了山阴县衙正门外,只见门前有两个巨大石狮,县衙大门是面阔三间的硬山式建筑。\比/奇\中/闻¨网` `冕.沸?岳?黩!
朱漆大门,青漆门柱,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大门明间外檐悬挂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山阴县署”。
李霁带着李康走上县衙台阶,门房内走出一名衙差开口问道:“你们是何人,来县衙所为何事?”
县衙自然是不能随意进入的,李霁从袖中拿出提前写好的拜帖,递到衙差手中,递过去的还有半两银子的门包。
李霁微笑开口道:“在下是明义社学的学生,今日来拜访县令大人,劳烦门官通传一声。”
衙差捏了捏李霁悄悄递过来的门包,心底估摸了一下分量,随后便嘴角上扬道:“原来是读书人,县尊大人最是看重读书人,你且在门外等着,我拿拜帖替你通报。”
李霁笑着拱了拱手道:“多谢。”
等了一会儿,衙差快步走了出来,笑道:“久候了,请随我来,县尊大人请你到后宅去。”
李霁跟着衙差经过县衙的大堂和二堂后,穿过一个小院,在一个垂花门前停下。
过了垂花门便是县衙内宅,属于县令及其家属居住的地方,没有允许不得进入。
垂花门前己经有一中年男人在此等候,李霁见过他,社学比拼那日跟在吴南远身后。`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衙差停下脚步,开口道:“这位是段师爷,由段师爷带你进内宅。”
段师爷朝衙差轻轻挥手,示意他退下,待衙差转身离开后,对李霁微笑道:“李公子,随我来,东翁在园中等你。”
李霁揖了一礼道:“有劳段西席。”
段师爷回了一礼,便带着李霁和李康两人进入内宅。
山阴县衙的内宅是三进院,占地不小,到了二进院的园中,县令吴南远正在园内一棵茂盛古树下乘凉品茗。
吴南远看到李霁到了园中,便微笑地看着他,似乎早料到李霁会来一般。
段师爷向吴南远躬身道:“东翁,李公子来了。”
李霁也揖礼道:“学生李霁,拜见老父母。”
县令乃一县父母官,所以一般都会敬称“老父母”。
而师爷是县令私人聘请的幕府宾客,一般替县令掌管钱粮,赋税等财务事务,则称县令为“东翁”。
段师爷将李霁带到后,便默默地退了下去。
李霁从李康手中接过买的礼品,轻轻放在石桌上后,又微笑道:“学生冒昧拜访老父母,略备薄礼,不成敬意,望老父母笑纳。”
吴南远微笑颔首道:“坐下叙话吧,本官知道你会来。”
李霁心中暗暗惊讶,吴南远竟知道自己会来?他怎么会知道?不过面上还是从容地谢过后落座。~小?税*宅- ¨追¢罪.辛¢蟑!节?
待李霁坐下后,吴南远又开口道:“本官不仅知道你会来,而且知道你为何事而来。”
李霁闻言不解道:“大人如何得知?”
吴南远首言道:“在前几日社学比拼后,本官命人查了你的出身。你是会稽县衙主薄李维庶出的儿子,行三,昨日下人还来报我,说你被李家逐出了家门。”
李霁心道,果然是派人查了自己,那也省了兜圈子的功夫。
于是李霁坦然道:“正是,今日冒昧拜访大人便是顺便想来建立户籍。”
吴南远抿了口茶后,笑道:“这事不难,下人报与我知,说你被李家逐出家门乃是不认祖宗,大逆不道,本官想听听其中的缘由。”
李霁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吴南远有心查都能查到。
于是又讲了一遍祭祖风波,同时将原身体主人在李家的遭遇也一并说了,在父母官面前叫叫屈又怎么了?
这时不远处墙窗外,吴南远的夫人宁氏和女儿吴若兰刚好经过。
吴若兰好奇道:“阿娘,爹爹这是在接见什么人?那人好生年轻。”
吴若兰还没见自己父亲在内宅接见过这么年轻的人,而且那人在自己父亲面前似乎很从容。
吴南远的夫人宁氏微微摇头道:“不知道,大抵是县学的学生吧,不过你爹爹一般是不接见学子的,倒是这年轻人生得一副好相貌。”
说完还看了眼女儿,自己的女儿己经及笄,到了该出阁的年纪。
前段时间,自家夫君还说要为女儿物色夫婿人选,莫不是看中了这人?
看到母亲的眼神,吴若兰也想起父亲说过要替她择婿,不禁俏脸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