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连作揖,动作显得手足无措。
那几个弟子瞥了他一眼,见他粗鄙迟钝,气息更是平平无奇,连引起他们驻足审视的兴趣都没有。为首弟子轻哼一声:“泥腿子,山下客栈招杂役,别在这挡道。” 一行人脚下生风,眨眼消失在盘旋的山道尽头。
山民看着他们消失的方向,憨厚的笑容收了起来,深褐色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波澜,唯有山风撩动他的乱发。那点潜藏的寒芒,如同被厚重冰层覆盖的死水微澜,寂然不动。他拢了拢衣襟,仿佛畏寒,继续沿着山道,步履蹒跚地走向山下那座依托云台山香火兴起的、名为“栖云”的繁华山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栖云镇,客栈酒旗招展,人流如织,充满了尘世的烟火气与喧嚣。客栈后巷,最不起眼的一角偏门旁,客栈掌柜皱着眉打量眼前这个黑黑壮壮、沉默拘谨的山民汉子。
“叫什么?会做什么?”
汉子憨厚地搓着粗糙的手掌:“回掌柜的,小的叫王石,黑石的石。力气大,肯吃苦!会劈柴、喂马、打扫、挑水……啥粗活都能干!”
嗓音低沉沙哑,带着浓浓的山里口音。
掌柜又上下扫了他几眼,看着他那憨实的眼神和朴实的衣着,点点头:“嗯,看着是个实在人。后院缺个劈柴担水的杂役,管吃住,工钱一天十文。干不干?”
汉子(王石)立刻露出感激和一丝局促的喜色:“干!干!多谢掌柜的给条活路!”
他背起行囊,跟着一个小伙计走向后院。步履沉重,柴刀晃动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背影融入客栈嘈杂人声与烟火气中,如一滴水落进大海,无影无踪。
后院柴房,粗陋却干净。王石放下行囊,环顾着码放整齐的木柴和挂着几把锈迹的斧子。窗外不远处,能遥遥望见云台山腰那掩映在苍松云海之中的恢弘殿宇一角。飞檐斗拱,在夕阳下投下庄严的影子。
有童子清脆的诵读经文声,随着山风隐隐飘来。
有悠长的晨钟暮鼓声,带着道门特有的清正韵律,回荡在群山里。
他静静地站在柴房门口,深褐色的眼眸平静地望向那片恢弘的道家气象。
没有追忆,没有仇恨,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仿佛只是一个初来乍到、有些拘谨的乡下人,正对着巍峨仙山茫然观望。
只是那双眼睛深处,最沉静的湖底。
那块被厚厚淤泥掩盖的、名为“刘子云”的无字碑,似乎…极其极其微不可查地…震动了一下。
像一颗投进万丈深渊的石子,还未落底,便被无尽的黑暗彻底吞没。
“新来的!发什么愣!赶紧把这些柴劈了!明日观里的贵客林道长要下山讲道,道长们要清净,可别耽误了用水!”客栈的小伙计跑来,叉着腰嚷嚷道。
王石立刻转身,脸上重新堆起那抹憨厚的、略带惶恐的笑容:“哎!这就劈!这就劈!”
他熟练地拿起沉重的斧子,弯腰,握紧木柴。
咔嚓!咔嚓!咔嚓!
一下接一下,沉稳、有力,斧刃斩开木柴发出规律而枯燥的声响,如同最勤恳的老农在打理他的田地。
而那个遥远的“林道长”三个字,落在柴房深处,像一颗冰冷的雨滴砸在青石板上,瞬间洇开一片深色的湿痕,随即又迅速消失无痕。
唯有劈柴声,在夕阳余晖里回荡,刻下尘世里一粒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