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强度持续升级。第二节,一次混乱的地板球拼抢。李雷凭借超长的臂展和力量,庞大的身躯像推土机般挤开空间,眼看就要将球揽入怀中。就在此时,一道矮小迅疾的身影——内特·罗宾逊——如同不要命的炮弹般从斜刺里冲出,首扑篮球!
砰!
李雷庞大的身躯在全力下压抢球的过程中,惯性巨大,如同失控的重型卡车,完全无法避开!内特·罗宾逊结结实实地撞在了李雷的侧腰上,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闷响,整个人如同被球棒击中的棒球,瞬间弹飞出去,在地板上滑出老远!
“Ohhhh!!!” 联合中心爆发出巨大的惊呼,随即是愤怒的嘘声!
公牛队员瞬间围了上来!诺阿冲在最前面,一把推向李雷的胸口,表情狰狞:“你他妈故意的?!肮脏的菜鸟!”吉布森也怒目而视。篮网队员迅速护住李雷,双方剑拔弩张。
李雷站在原地,巨大的脸上写满了错愕和无辜。他摊开双手,笨拙地用英语解释:“No! I… just go for ball! I not see him!”(不!我…只是抢球!我没看到他!) 慢镜头回放清晰地显示,李雷的视线完全在球上,动作虽然凶猛但并无恶意,纯粹是体型和力量带来的“附带伤害”。裁判看过回放后,判罚了争球,并未升级。
这次意外像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联合中心的敌意。此后李雷的每一次触球,每一次卡位,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嘘声和裁判更严厉的审视。诺阿和吉布森对他的动作越来越大,小动作不断,经验丰富的他们不断利用李雷的笨拙和急于证明的心态,制造身体接触,将他推向犯规陷阱。
第三节末,李雷在一次无谓的补防中,被吉米·巴特勒灵巧的假动作点飞,领到了个人第六次犯规,被迫下场。他坐在替补席末端,巨大的毛巾盖在头上,汗水顺着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眉骨处诺阿留下的旧伤疤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他听着联合中心山呼海啸般的“Beat Brooklyn!”,感受着季后赛如同实质的钢铁压力,胸腔里两颗心脏有力地跳动着,却驱散不了那份挫败感。
最终,篮网惜败。李雷的数据栏冰冷而刺眼:出场18分钟,4分(全部来自二次进攻补篮),13篮板(其中拼下4个价值连城的前场板!),1次失误,6次犯规——毕业。
替补席气氛压抑。德雷克和刘凯文在门口等到球员通道开放才挤进来。德雷克没看技术统计,首接走到李雷面前,用力拍了拍他汗水浸透的肩膀(感觉像拍在湿透的石头上):“篮板抢得够硬!13个!4个前场板!在诺阿吉布森布泽尔头上抢的!这就是你的价值!猛犸!”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但是!你的经验被那帮老油条当点心吃了!记住诺阿的小动作,记住吉布森怎么蹭你下盘,记住布泽尔假摔的时机!季后赛不是野球场,这里每一寸空间都是算计!犯规麻烦就是你的死穴!”
李雷用力点头,巨大的拳头捏得指节发白。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高强度对抗后,骨骼深处传来的、更加密集细微的“咔哒”声,那是【骨骼强化】在压力下加速进行的证明(【骨骼强化进度:55.8%】)。身体的进化从未停止,但头脑的进化,迫在眉睫。
当晚,#猛犸的钢铁与脆弱 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爆。马克剪辑的反差视频病毒式传播:力能捏瘪铁罐的巨掌 vs 撞上门框时委屈捂头的巨婴;篮下硬扛诺阿的铜墙铁壁 vs 被裁判吹罚时茫然无辜的眼神。评论区两极分化:
“笑死!这反差萌绝了!猛犸太可爱了!”
“可爱?6犯毕业!被公牛内线轮番上课!纯纯的经验包!”
“13板4前板还不行?对面可是诺阿+吉布森+布泽尔!”
“力量是真猛,脑子是真不够用。季后赛交学费吧。”
“心疼猛犸,被撞飞小土豆那下真不是故意的,太倒霉了!”
莎拉巧妙地引导着讨论方向:“G1只是开始,#季后赛猛犸进化论 正在进行时!相信猛犸的学习能力!下一场,油箱深度见真章!投票:你认为G2猛犸出场时间能超过20分钟吗?能抢下几个前场板?” 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李雷回到酒店,疲惫地倒在床上。手机屏幕上,是父母发来的微信语音。父亲的声音依旧粗粝:“打得好!抢得硬气!6犯怕啥?下次干回来!”母亲的声音带着担忧:“雷啊,妈看你被撞那下心都揪起来了…别太拼,身体要紧…” 李雷听着,巨大的身躯蜷缩在略显狭窄的床上,眼神却愈发坚定。风城绞肉机的第一口钢铁滋味,苦涩,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