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大明青云路,从科举开始 > 第151章 高山仰止

第151章 高山仰止

李霁正想着要不要制止一下,文人辩论诗文自然是常事,可若变成斗殴就有辱斯文了,总不能个个想着模仿李枫吧?

好在两县的官宦望族子弟倒没亲自上场,出身名门,这点修养还是有的。.卡`卡-暁,税/徃! ′最?欣^蟑¢劫\埂^芯^筷′

他们主要是为自己支持的一方站台,激烈辩论的均是一些生员文人。

至于这些人有没有讨好支持己方的豪族子弟的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霁还未开口,不知是谁那么眼尖,先发现了他。

“上面那位似乎是新科状元郎李光风!”

“好像还真是,听说状元公奉皇命督理赈灾事宜,临近年关,应是回到了绍兴城。”

“正是我们山阴六元及第的李光风!”

有人揖礼高声道:“见过状元公!”

其他人反应过来,不禁停下辩论,仰头往三楼看去。

李霁头戴乌纱幞头,身着青色团领袍服,外披月白色对襟首领大袖披风,负手立于廊栏边,只静静看着下面近百号人。

当年的绍兴小三元,如今更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如谪仙般的人物,绍兴城无人不识得。

楼下的生员文人确认真是李霁后,连忙躬身揖礼,楼内顿时安静下来。

张元忭之子张汝霖,揖礼笑道:“光风兄有礼,竟不想光风兄也在楼中。~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

张汝霖在绍兴府学求学,与李霁虽不算十分熟识,但也是同窗。

李霁向张汝霖与楼下众人回了一礼,开口道:“这两日方从杭州归来,肃之兄与诸位在此激昂辩论,是为何?”

肃之是张汝霖的字,李霁看他刚才好整以暇的在一旁看着,并没有参与辩论,现下也不过明知故问。

张汝霖笑着回道:“我等在辩论关于诗文是否应该坚持复古,还是如王弇州所言加以创新求‘真我’。”

十五岁的罗元宾,目光狂热地看着李霁,也开口高声道:“我等辩论激烈了些,不曾想惊扰李六魁,还望见谅!”

“不知李六魁认为当今文风该持何种态度?”罗元宾话题一转,向李霁发问。

因李霁连中六元,独占魁首,渐渐有人给他取了个“李六魁”的敬称。

罗元宾话音刚落,又一人也站出来开口道:“在下刘景盛,现求学于山阴县学,李六魁文采惊世,大魁天下,我等仰慕,不知对此有何看法?”

李霁没有回答二人的发问,而是反问刘景盛道:“你可是刘毅刘健甫的族弟?”

刘毅也是今科进士,位列二甲,与李霁同属山阴县人。

刘景盛恭声回道:“回李六魁,正是。¢咸-鱼,看^书`罔? +已.发,布¢嶵\鑫/蟑¢洁,”

李霁开口道:“我听健甫兄提起过你,他说你素有文才,然过于执着清谈。”

抬手轻轻拍了拍廊栏,李霁又继续道:“诸位苦读经典,钻研诗书是为制举入仕,科举重文章不假,可朝廷选才是为理政安民,诸位认为一味高谈阔论能做好吗?”

楼下一片安静,无人敢答话,因为刚才他们就在高谈阔论。

李霁扫了眼楼下众人,又开口道:“如今旱灾之下,百姓罹难,诸位可知今年我们浙江因此有多少人没能过年么?不妨告诉大家,目前因旱灾死亡的人数己逾八万!”

整个墨香居内落针可闻。

李霁双手撑在廊栏之上,继续说道:“我入仕亦不久,蒙朝廷信任委以督理赈灾之职,至今仍是惶恐,见此数字更是触目惊心,不知诸位如今有何感想?”

刘景盛再次揖礼开口道:“李六魁之语令我等汗颜。”

罗元宾也说道:“谢过李六魁教导,在下谨记!”

其他人也跟着再度躬身向李霁揖礼。

李霁撑在廊栏上的双手,收掌握拳轻叩两下后,说道:“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谈论诗文自然无不可,先秦时期亦曾有诸子百家争鸣,我中华文化流传几千年,中间不知有过多少辩论。前面说那些,是望诸位在谈论诗文的同时,能多关注时事民生。”

张汝霖高声道:“光风兄之言实乃正理也,岂能令世人说我辈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之余,还只会高谈阔论!”

其他众人纷纷交相附和,全然忘了方才还在指着对方唾沫横飞。

陶崇道仰头看着楼上的李霁,心中失落叹息,昔日绍兴府试李霁为案首,自己居其后,短短两年多,却与李霁己不在同一层次。

李朗也在众多生员之中,在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