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大明青云路,从科举开始 > 第127章 手中刀

第127章 手中刀

宣旨结束后,李霁让黄婉婉将圣旨供奉。^求_书+帮! ¢毋?错`内?容,

知府刘庚等官员上前向李霁道贺,虽只是升授散阶,可是要知道李霁刚入仕不过半年,这己是不小的恩荣。

最主要的是,李霁如今奉皇命督理浙江一省的赈灾事宜,可谓皇恩浩荡。

只要事关赈灾,就是巡抚和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也得好好配合。

如果说之前奉旨巡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钦差,那么如今奉旨督理赈灾就是实打实的皇命钦差了。

知府刘庚和姜推官等府衙官员,看着身着御赐绯红状元袍服的李霁,不禁暗暗感叹,真是鱼跃龙门。

他们是亲眼看着李霁从一名小小社学学子,一步步科举高中,再到如今任职清贵翰林,君王又委以重任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李霁很年轻,十分年轻!十八岁连中六元,进士及第,未来仕途可想是何等的光明。

道完贺后,刘庚知道宣旨使者何崇业与李霁是同年,且看起来似有话要说,便主动告辞。

刘庚笑道:“李修撰如今负责督理赈灾事宜,需要我们当地配合之处,请尽管言明,绍兴又是李修撰的乡里,我等责无旁贷,本府且先回府衙将天使的住处安排妥当,先告辞了。”

李霁揖礼回道:“多谢刘知府,蒙万岁圣恩,委以重任,实在惶恐,当少不得诸位的从旁指点与协助,方可为万岁与朝廷分忧。·l¢o·o′k¨s*w+.!c-o′m,”

众人连称不敢,如今李霁乃是钦差,只要放出话当地就得配合。

让李康和林棠两人将刘知府等一众官员送出门后,李霁请何崇业落座。

何崇业落座后,便笑道:“李年兄不愧为本科独占鳌头的人物,如今己肩挑重任,日后当是平步青云。”

接下来便是同年之间的叙话,所以何崇业用“年兄”相称。

其实他年纪比李霁大不少,但“年兄”这一称呼侧重于强调同科进士的关系,并非完全基于年龄。

李霁谦虚回道:“何年兄过奖了,在下也没想到朝廷会突然命我督理赈灾事宜,如今仍是惶恐不己,生怕有负万岁与朝廷之信任。”

何崇业微微一笑,又开口道:“李年兄可知是何人举荐的你?”

李霁眉头一挑,看着何崇业,心中己有猜测,但不确定。

何崇业与李霁对视,笑道:“正是恩师。”

李霁心道果然是许国,这算什么?补偿?

在离京时,李霁就己经确定那些“飞语”与许国有关。

李霁假装叹气道:“蒙恩师举荐,现下更加惶恐了,若不能将差事办妥,便是有负恩师的提携,更会累及其盛名清誉。”

李霁感觉何崇业还有后话。′w¨o!d^e?b~o-o!k/s_._c_o/m*

何崇业点点头道:“老师之提携厚恩,我等自是要鞠躬尽瘁以报之,起初朝廷打算只由一人督理赈灾事宜,后来恩师又举荐了李年兄,万岁思虑之后采纳。”

李霁喝了口茶,问道:“不知督理南首隶赈灾的是何人?”

何崇业也抿了口茶,回道:“户科右给事中杨文举。”

轻轻放下茶杯后,又继续道:“杨文举乃是首揆门生,亦是首揆亲荐!”

李霁闻言眉头微蹙,心道原来不只是补偿,首辅申时行举荐自己的门生,许国便举荐自己这个门生。

这是要斗法!看来自己又成了许国的手中刀。

何崇业看着李霁又缓缓道:“在下离京时,恩师曾言,李年兄老成务实,且亲察民情,督理赈灾事宜当会不负朝廷期望,望李年兄体会恩师之信任。”

李霁心道,体会到了!给您许阁老干点政绩出来长长脸,提高一下声望嘛!好在内阁中说话增加底气,申首辅一个人说话太大声了!

李霁眉头舒展,笑着回道:“承蒙恩师信任,学生铭感五内,既受重任,定当竭尽所能,还百姓以安稳生计,不负恩师之期望。”

何崇业笑着点点头,李霁说的是不负恩师期望,便知道他己然领会。

点到即止,两人又聊了些同年的任职情况,而后何崇业便告辞。

他宣旨的任务己经完成,不能久留地方,明日就得回京复命。

李霁将何崇业送出门后,回内院的路上便皱着眉头开始思考接下来的督理赈灾事宜。

不过想着想着一时也没有头绪,便干脆不想了。

黄婉婉己经将圣旨供奉于内堂,正在给刘妈妈解释陈氏的敕命文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