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大明青云路,从科举开始 > 第118章 富户士绅的局

第118章 富户士绅的局

李霁听黄六说衢州府的见闻时,便感觉事情不简单,如今看来果然猫腻不少。/精*武\小,税-徃+ ~首?发-

李霁本想巡察一番,应付皇帝,如今的条件都是靠天吃饭,天不下雨,谁也没办法。

况且李霁的职责只是巡察,皇帝还没变态到将解决旱灾这样的难题甩给他,若真这么不要脸、难为人,李霁非得跟狗皇帝掀桌子。

不过既然遇上了这样的事,总要做点什么。

李霁看向拿斗笠的汉子,问道:“即使真的要卖田,那些大户凭什么觉得别人一定会把田卖给他们?”

那汉子扯了扯衣襟,手中斗笠扇风的速度也更快了些,天气实在炎热。

汉子哼道:“那些大户阴险狡诈得很,是早有预谋,早季许多人本就没有多少收成,大多只能借贷缴夏税。他们便主动借贷,息钱更是比以往少了一半,但是需要以田地作押,若最后真还不上,到卖田时,他们会除去借贷的本息补银钱。当时许多人还称他们是活菩萨,现在看就是活阎王。”

李霁闻言暗道真是好手段,正如汉子所言,这是早有预谋,先以利诱哄入局,一旦入局,便是任由其宰割。

李霁又问道:“那有人卖田地了吗?”

汉子回道:“眼看己没法将秋季播种下去,自然是有人卖了。当初他们是承诺会补银钱,可是补的银钱加上借贷的本息,最多也就是田地时价的一半,这与强抢有什么分别?”

汉子与兄长己经分家,缴夏税时也借贷了,兄弟两人感情好,兄长主动拿出自己的田作抵押借贷,缴了兄弟两家的夏税。′精?武_晓′税_徃^ ¨埂.欣~醉,快/

原本打算一起打理好田地,秋收后再一起还上,可不想是这样的结果。

富户大族既然如此精心预谋,便不可能会以时价去补田地的银钱,最终解释权自然在他们手里,而且不必想,背后当有人撑腰。

李霁己经理清了大致脉络,这是富户士绅有预谋地趁机兼并土地。

每逢灾荒之年,都是他们兼并土地的好时机,常用“印子钱”等高利贷手段。

不过,这次常山县的富户士绅设了个局,不让村民取水灌溉只是其中一环。

李霁又对那汉子笑道:“这位大哥,家可在附近?我们赶路走得急,水快喝光了,能否到你家中你取些水?”

那汉子看了李霁一眼,又想了想,最后点头道:“就在这附近,跟我去取水吧。”

李霁谢过他,让李康拿上一个空水袋,两人跟着汉子到家中取水。

没多久便来到汉子家,路上李霁问过了他的姓名,叫梁安,梁安家有西间屋子,隔壁便是他兄长家。

待梁安帮李霁装满两个水袋后,李霁开口问道:“梁大哥也向那些富户借贷了吧?”

梁安点点头,抵押的还是兄长的田,如今一想起来就火大。¨h¨u_a,n_x*i~a*n-g.j·i+.~n+e¨t¨

与李霁料想不差,于是又问道:“那定然立有字据,梁大哥能否让我看看?”

梁安皱眉反问道:“你看字据做什么?”

李霁笑着回道:“小弟读过几年书,略懂一些刑名之事,想看看那字据,那字据若不合律法,是可以作废的。”

梁安闻言,眼睛一亮,问道:“当真?”

李霁回道:“前提是字据有违律法。”

梁安闻言道:“字据在我兄长那里,我去拿来,你等等。”

说罢,梁安就往隔壁兄长家拿字据。

李霁看到一间屋子的门槛坐着两个孩童,应该是梁安的孩子,让李康去马车上拿些糕点过来。

不一会儿,梁安便带着其兄长一起过来,同时将字据递给了李霁。

李霁看过字据后,问道:“当时签订时,与你说的可是照时价补银钱?”

梁安点头回道:“签字据时,是这么说的,可是现在他们不认了。”

李霁笑道:“那这字据便是无效,可作废。”

《大明律·名例律》“给没赃物”条规定,若取与不和,用强生事,逼取求索之赃,并还主。包括“恐吓、诈欺、强买卖、有余利、科敛及需索之类”,以胁迫、欺诈手段订立的借贷契约无效。

字据上的息钱都在法律规定之内,且还很低,但其中耍了文字把戏,写的是“若以所押田地相抵,依价足钱补之”,“依价”而非“依时价”。

“依价”意思模糊,常人乍一看,很难发现问题,但事后富户们完全可以此狡辩,说是照他们出的价格来补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