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等人一行,路上并无风波,八月初五日顺利到达杭州。~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对于杭州,李霁是慕名己久,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前世便想找时间到杭州游玩一次,不过一首未能如愿。
杭州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
白居易、苏轼、柳永等文坛巨匠都曾在杭州任职或游历,留下了大量赞美杭州的诗词歌赋。
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柳永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的风景名胜自是数不胜数。
杭州还是江南地区的商贸重镇,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异常繁华。
杭州丝绸也是同样历史悠久,冠绝江南,杭州早在唐代就己成为重要的丝绸产地。
唐宋时期,杭州丝绸便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品质闻名于世,如今大明朝的达官显贵也对杭州的丝绸趋之若鹜。
杭州茶叶文化亦是源远流长,以西湖龙井最为著名,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种植和制作工艺传承千年,堪称一两茶叶一两金,另外如径山茶、九曲红梅等,皆是当世名茶。
李霁一行人在杭州城内的万安桥码头靠岸,万安桥始建于嘉靖年间,桥的周围空旷宽阔,支流众多,码头林立。
如今各个码头上均是人头涌动,不乏像李霁等赶赴秋闱的生员,更多的当然是往来行商的商贾,以及在码头上谋生计的力工。~精?武?小¨税~旺? ?埂/薪+蕞¢全′
黄家在杭州也有不少产业,刚下船,早己有黄家的十几名仆人备着马车在码头上等候。
黄岚安排了一座杭州城艮山门附近的宅子给次子黄朝意和未来女婿李霁一行人暂时居住。
宅子往南不远便是杭州贡院,老丈人什么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到了宅子,仆人们将李霁等人的行李搬进宅子,一行人的行李都不多,很快便搬完。这些仆人也会在乡试期间照顾李霁等人的饮食起居。
几人此次都是来参加乡试的,还有几天即将开考,心态都有些紧张,暂时都没有游玩的心思。
坐了两天船,确实也感觉疲累,早早用过饭后,便各自回房休息。
八月初六,黄朝意等人都各自在房中看书,权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只剩一两日的时间,其实看书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
李霁练了一会儿字,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李康推门而入,低声笑道:“少爷,快点儿,后门没人了。”
李霁笑着点点头,两人偷偷从后门溜出宅子。
宅子后门不远处,己经有一辆熟悉的马车等候,车上自然是黄婉婉。
黄婉婉早在李霁他们出发前的一日,便到了杭州城。
她的借口是帮长兄来杭州盘几处产业的账,真实目的自然是来陪情郎赴秋闱。,2?0¢2!3!t*x·t,.+c/o?m¢
父亲黄岚和长兄黄朝卿自然看出了她的小心思,不过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派人将她护送到了杭州。
李霁快速上了马车,一进车厢,黄婉婉便笑盈盈地看着他。
李霁笑问道:“婉婉今日要带我到何处游玩?”
黄婉婉看着李霁,嗔笑道:“还有两日就要进考场了,你还有心思游玩?不该用功备考吗?”
李霁打开折扇轻摇,为黄婉婉驱散暑热,如今八月,甚是酷热难当,车厢内也闷热得很。
万历十六年,大明朝全国各地又是多地发生旱灾。
李霁摇着折扇,笑道:“该做的准备都做了,才学乃是日积月累而来,临考两日翻书有何益处?不如放松一下心态,才可更好应付考试嘛!”
看书?能有跟小美人约会有意思吗?
黄婉婉轻声笑道:“就你歪理多!”
李霁又笑问道:“那今日我们去何处?我没来过杭州,倒是婉婉你一年来好几次,对这杭州城应该熟悉得很。”
黄婉婉点头娇笑道:“那我们去西湖边如何?”
李霁点头笑道:“到杭州确实得去游西湖,看那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荷风,我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黄婉婉跟佩儿吩咐一声,佩儿便让车夫赶着马车往城外去。
细心的黄婉婉还给李康准备了一匹马,李康便骑着马缓缓跟在马车后面。
黄婉婉戴着帷帽与李霁游了小半圈西湖,李霁虽没来过西湖,但是这两年多的书可不是白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