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婉想起李霁上次卖白糖给自己时,说那种高质量的白糖制作困难,需要时间久一些也能理解。·x\4/0\0?t!x·t*.?c`o,m′
黄婉婉又脆声问道:“李公子是明义社学的学子?”
李霁不明白怎么突然问自己这个,不过还是如实回道:“正是,最近先生布置的课业繁重,所以制作白糖的速度也就慢了许多。”
李霁还给自己编了个借口,毕竟是在人家这里赚到“第一桶金”,以后少不了合作。
黄婉婉在屏风后悠悠开口道:“李公子是读书人,自然是要以学业为重的,读书人视商贾为贱业,可以理解。”
李霁听着这话,怎么感觉有股幽怨的之感?
不过在封建社会下,明朝重农抑商,虽在明朝中期开始,对商人的态度看法有所改变,但在大部分的读书人眼中,商人仍然低下,哪怕你再富有。
李霁闻言缓缓开口道:“或许这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商业可通有无,畅货流,使西方之珍奇皆可得,百姓之所需亦皆可得,乃是国之兴盛不可或缺之力。”
黄婉婉听到李霁的话,眼睛一亮,心中顿感愉悦,高兴道:“李公子真的这般认为?”
李霁轻笑道:“这是自然,商业还可促进百工技艺交流,催生奇巧物件无数,我们生活中许多常用之物,其实就是商人往来,联结南北而传播,甚至外域远邦的沟通,商人在其中亦起重要作用。′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李霁来自21世纪,当然知道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仅能创造就业岗位,还能稳定社会、带动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商业繁荣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石和象征。
黄婉婉出身商贾之家,黄家虽然号称绍兴城首富,但是在许多读书人和官员心底还是看不起的。
听到李霁对商人与商业的评价如此之高,心中充满喜悦,他果然与别人不一样。
黄婉婉欣喜道:“李公子说得好,若无商人,百业荒废,又何来的安居乐业。”
李霁点点头道:“正是,所以若我有机会为官一方,我会首推工商业。”
李霁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设想,以后他若做了官,有机会出任地方官时,可尝试大力推动工商业发展,有了就业岗位,百姓生活才会安定。
黄婉婉欢愉地祝愿道:“李公子才学兼备,日后必能蟾宫折桂。”
李霁淡笑道:“多谢黄小姐吉言。”
李霁没想到和这位黄小姐聊着聊着,突然聊到商业上来了,看来她对经商似乎很感兴趣。
这时,雅室的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随后走进一名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长得气宇轩昂,一进来就打量起了李霁。
佩儿听到动静,马上从屏风后走出,看到走进来的男子时,连忙施了万福,惊慌道:“大少爷!”
来人正是黄岚的长子黄朝卿,也就是黄婉婉的长兄,今年二十西岁。?8+1!k*a~n*s!h′u+.·c¨o·m^
黄婉婉听到是长兄,也顿时心中慌乱,毕竟自己和陌生男子同处一室,虽然隔着屏风,佩儿也在。
可要是兄长告诉父母,非得把自己禁足不可。
黄婉婉有些不知所措地开口道:“大哥哥,你怎么来了?”
黄朝卿淡淡开口道:“见你许久未回家,便过来接你。”
黄朝卿今早帮黄婉婉定了这间雅室,便去巡查黄家的几个仓库,回家后还未见到妹妹回家,于是便找到这里来。
这时李霁向黄朝卿揖了一礼,开口道:“黄公子。”
黄朝卿却不回礼,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一个陌生男子与自己妹妹同处一室,他当然要问。
李霁还未开口,黄婉婉就在屏风后急忙替他回道:“李公子与我们家商行有白糖生意的往来,上次那十二斤上好白糖就是李公子的,今天请他过来是想问问何时能再供货。”
黄朝卿有些不悦道:“我在问他,你莫要插话。”
李霁淡淡开口道:“正如黄小姐所要言,上次我卖给黄氏商行白糖是一个半月前,今天碰巧遇到,她便找我相询,是否有新做出的白糖。”
黄朝卿复又打量了一番李霁,心道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
李霁被他打量得隐隐有些不自在,这时又听到黄朝卿开口问道:“你是社学学子?”
李霁淡然回道:“在下是在明义社学求学。”
黄朝卿又问:“那就山阴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