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文风教化亦是本官之职责所在。”
李霁再次揖礼道:“多谢大人。”
其他山阴学子看到县令大人与李霁相谈甚欢,有人羡慕,亦有人嫉妒,今天的李霁真是出了大风头。
吴南远感觉差不多了,虽然看好这个年轻人,但不能捧得太高。
吴南远再次开口道:“本官还需处理公务,得先回衙门了。”
众人躬身揖礼恭送吴县令离开后,徐夫子对明义社学的学生笑着宣布道:“后日便是中元节,社学歇学两日,社学比拼也己结束,现在你们可自行归家。”
所有明义社学的学生听到歇学两日,人人高兴不己。
除了李朗和李枫两兄弟,因为此刻他们高兴不起来,李霁大多风头,他们感觉脸上被人狠狠打了耳光。
徐夫子与另外两所社学的几名先生相约一起去喝点小酒,连输了五年,今年终于赢了,值得庆祝一番。
几名社学先生结伴往外走去,三所社学的学生紧随其后。
会稽县的学子,在会稽县令周钜华离开时便跟着出去了。
李霁走出太乙仙宫时,没想到外面竟聚着很多人,原来会稽县三所社学的学生也没走。
比拼时写的文章己经张贴出来,此刻他们正围在道观外的外墙,观看刚才十八人写的文章。
本来李霁也想过去的,他想看看那些府学教授和训导给自己的文章打了几记勾,可以大概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水平。
但是看到山阴县的许多社学学生也围了过去,一转眼墙下就围了个里外三层,只好作罢。
这时,李康突然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一脸兴奋地跟李霁说道:“少爷你出名了!”
李霁笑道:“你还没回去呢?出什么名?”
李康激动道:“我刚才在茶馆里听到他们都在议论少爷你,是在说你那首诗,写得顶顶好。”
现在李康可是有钱人,之前李霁给的五两银子,他一个铜板没花。
刚才在外面的茶馆,李康豪气地点了壶茶和几盘茶点,边吃边等李霁。
吃着吃着就听到茶馆里的人都在讨论一首诗,听到作者是李霁时,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
李霁其实也没想到,这社学比拼还有“首播”。
对于出不出名这个事,说实在话李霁不是很关心,因为他现在饿得慌,只想填饱五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