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71章 若非你们这群孩子,我怎会被派到这地方?

第171章 若非你们这群孩子,我怎会被派到这地方?

绝对不能有自己的脑子和嘴。

但实际上,他只是个普通人,哪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现在好了!

看来请惟庸做先生是正确的选择啊!

尽管刚听到消息差点跳起来,但他依然平静转身进殿,不露声色地汇报。.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娘的,现在傻子是不是有点少了?

一个个怎么都这么精明呢?

若真这样持续下去,他们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将来还能糊弄谁?

宋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内侍,宫中的事怎能瞒得过他?

没了想要**的皇子,大本堂陷入一片寂静。

这些老练而有远见的大臣,个个都有当丞相的能力。

听闻胡大老爷的奇异操作,宋利也不禁哑然失笑。

因此,朱元璋批阅奏折时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逐字细读,而是更注重整体。

虽然内阁批复的意见未必全合朱元璋心意,但至少为他指明了方向。

有了内阁后,大多奏折在此时已处理妥当。

看到其他兄弟都抱有同样想法,都想让别人先行自己随后观望。

朱元璋说走就走,拉着宋利直奔大本堂。

还未靠近,已有内侍迅速跪地行礼。

“怎么还在这儿?”

他一步一顿走到大本堂门前,小心探出半个脑袋,偷瞄内室。

“才第一天!”

一想起胡大老爷,朱元璋忍不住笑了。

床榻旁的小桌上,竟还有未吃完的凉菜和酒杯。

‘还是得靠我们啊,啧啧,用人得当,真不错!’

至于剩余的重大或紧急奏折,内阁大臣的批复中已包含处理建议。

这样处理,节省了至少八成时间。

能想到这步的人,有几个是愚钝的?

有人埋头苦写,一笔一划专注记录。

这一看,顿时愣住。

朱元璋不想打扰内室的胡大老爷,挥手制止了想讨好的内侍。

这些事,他一个内侍不便多言。

“宋利,李善德现在还在大本堂吗?”

“不知他今日第一次给那些孩子授课,教得怎么样了?”

他把朱笔丢到一边,满脸得意地瞧着桌上的一堆折子,心情极佳。

对此,朱元璋非但没有责备,反而十分满意。

“李善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勉了!”

宋利行礼后,快步出去询问两个小内侍,很快便了解了胡大人的近况。

有人抄书,有人饮酒吃肉,场面虽显怪异却意外和谐。

这类常规奏折,对内阁的老臣而言,不过是驾轻就熟之事。

然而,往日调皮捣蛋的皇子们,此刻却安静得像赴考的学子。

若是事情闹大,他们心中也无十足把握。

几位皇子忍不住皱眉。

“走,宋利,一起去看看,我们倒要看看这个老家伙搞什么名堂!”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过是皇家仆从罢了。

或许还能提出朱元璋未曾考虑过的建议。

他对那些呈上的条陈,甚至比自己批阅的更满意。

以往这个时候,朱元璋恐怕只看了三分之一的奏折。

一想起内阁,朱元璋就想起胡大人。

很好!

“他竟然没偷偷溜回家避风头?”

不仅节省时间,精力也减少了八成。

朱元璋一愣,感觉事情不对劲。

胡大人虽是臣子,却与寻常臣子不同。

"今日的授课还没结束?"

"回禀皇上,已经问过胡大人,此刻他还在大本堂。

"

朱元璋目光锐利,一眼便认出那是《论语》。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谨身殿里,朱元璋难得放松,一脚踏在椅子上,笑着合上了最后的奏折。

剩下的事情只需画个圈,若觉得重要,再让阁臣跟进即可。

他生怕自己的指示模糊不清,导致官员处理政务时误解或阳奉阴违。

"什么?"

如今,他更多时间是在批阅奏折,评估内阁处理的妥当与否。

所有奏折,一本不少地送到了。

‘除了李善长,谁能让他们如此安分地抄写功课?’

他在观察什么?

胡大人此时懒散地靠在床上,半闭着眼睛,像是在小憩。

看着儿子们被胡大人震慑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