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混天层次的神通
观摩着这全新的北泉镇世印,顾元清双眼都为之一亮原本的北泉山镇世印似乎完全只是将其本身力量发挥出来也不足五成,仿佛只是粗暴的缝合,借助累积下来的庞大力量压迫禁锢敌人而已,而未曾融于一体。`d?u!y?u-e!d~u?.·c\o/m′而此时所得之功法却是精细异常。这门神通所耗费的香火之气远比顾元清所预料的更多,几乎将所有的香火之气都耗尽。但毫无疑问是值得的,看着其中修行和运用之法,让顾元清,颇有一种原来这门神通还可这般的感觉。而且修行的角度仿佛更令人耳目一新。“北泉山之虚影乃是我数百年观摩此山和修行大道的精神意志所凝聚,一切皆可自如掌控,可此时看来,我依旧只是用其形,而未得其神;只得其厚重,而未识其根本。”顾元清轻轻一叹,说到底自己在修行岁月上的时间依旧太少,而眼界和见识其实依旧还是太窄了。而到得混天层次,一门神通的打造还是太过勉强了。或许以往并不觉得,可当真正与道衍所推演的功法所对比之时,这便很明显的辨别出来,诸多不够完善之处便瞬间显形。当然,或许经历岁月雕琢,最终也能成为目前这般模样,但这个时间就不知到底多久了。总体说来,顾元清感觉自己十分幸运,还好有道衍的存在,否则只是修行功法一事,便足以让其不得不做许多抉择。看着已是寥寥无几的香火之气,虽说有些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但只是北泉镇世印上的收获便也足够。他将新的神通修行之法从头到尾仔细琢磨了一遍,就开始修行起来。混天层次的神通,皆是以道则印记为根本,结合自身意志而成。而混天不死境的强悍,除了其不死特性之外,便是神魂、肉身、道则印记等诸般力量皆以自身意志为桥梁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其不用刻意做什么,便可如碎天境一般发挥神通之力,抬手举足便有莫大之力。而顾元清识海中北泉山虚影,乃是自身意志凝聚,所要做的便是将大道之力融入其中。意念动间,北泉山虚影便出现在天人世界之内,浮现于其神魂后侧,如同神魂之异象光环。其神魂盘坐而下,捏了一印诀,随后心念一动,自身道火燃烧,从最初的黑白二色两仪劫火化为混天元火。与之同时,天人世界之中的诸般道则印记大放光芒大道之力笼罩。北泉山虚影在混天元火和道则印记的影响下微微颤动,山体之内有气息开始流转变化。顾元清以意念缓缓推动着这些变化,慢慢的,这些变化开始加快,流转之间在渐渐的形成某些节点。这些节点就如同人之窍穴一般,气息在其中凝聚化为旋涡,道则印记的气息则开始在其中凝聚。随着一个个节点不断诞生,整座山脉虚影的气息变得渐渐不同起来。最开始时,这些气息流转是在印诀和大道印记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形成,逐渐的,顾元清自身意念也慢慢寻到了其中脉络。随后御物之力便加持其上,气息流转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而且越来越顺畅,虚影之中道则印记的气息也越来越壮大,已有符文线条在其中勾勒,仿佛缩小版的道则印记出现其中。不错,这门经过道衍推演的神通,便是取了一个巧,将自身意志以炼制道器的方式进行锤炼。以此法将自身所悟之大道烙印在精神意志之中!此神通修炼的过程十分漫长,即便是有御物之法加持,依旧是如此。好在眼下无他事,顾元清也够沉得下心来慢慢修行。这一修行,便是半月之久,顾元清不得不停了下来。如此庞大如山的意志虚影,催动混天元火淬炼,需要耗费大量神魂和真元。真元尚且可依靠元气如海进行补充,可神魂的消耗就难以支撑了。他以御物之法凝固北泉山虚影的神态,随后,手捧澄念天石,进入观山之态恢复自身神魂。三日之后,当再次恢复到最佳状态,便散开御物冻结,进入修行之他态。时间就一日又一日过去。顾元清六度脱离修行恢复元气,七次修行,此神通终于小成,无需御物冻结状态,也可维持道则印记的烙印与自身意志处于交融之态。而此时的北泉山虚影早已与往日完全不同!整座虚影变得更为真实,恍惚间看去,就如一座真实的大山一般,有大道韵味在其上流转,仿佛真如仙山一般。“可惜,我此时的意志也只够将三十六枚道则印记的气息凝聚其上,若是更多,则难以稳固。”顾元清对此也不意外,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