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终业
至此魏亡,刘子峰迁都至长安,改称后汉。
灭魏之功绩奖赏刘子峰交由丞相定夺,但马谡得单独封官,使群臣对他彻底摆脱先主“言过其实”的印象,如此也能彰显刘子峰作为后主的开明,将刘备时代的仁德传承下来,进一步提高内部的凝聚力。
迁入长安后,皇室立七庙,迎昭烈帝神主于长安,诸葛亮泣拜言曰:“老臣终不负陛下所托矣。”
刘子峰听之动容不已,一时帝与群臣皆泣下。
时孙权遣使入贺,尊权为吴王,大赦天下,刘子峰想继续封诸葛亮为定国王,欲加九锡,诸葛亮却推辞:“魏虽败亡,天下未定,亮不敢受。”
北伐之胜利,诸葛亮名声达到顶峰,借此之势,刘子峰实行科举制,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以平衡世家大族。
除此之外,刘子峰还大力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强推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同时大力打击匿户,以达到统筹人口的效果。
几年下来,通过整合魏国的资源和人口,后汉的经济军事实力早已远胜于鼎盛时的魏国。
建兴十一年,刘子峰命诸葛诞守扬州。
时毋丘俭占据辽东并发生叛乱,刘子峰命魏延急行军,次年叛乱被平定。诸葛亮又让马谡到益州造船,为之后吞并吴国做基础。
建兴十三年,孙权出兵合肥,诸葛诞坚守合肥待援兵至,共击之,破之,孙权终不得入合肥。
建兴十四年,马谡自益州出发以水运顺流南下伐吴,诸葛亮亲自率军出荆州,诸葛诞出扬州。陆逊逆流而上率兵进攻马谡水军,诸葛亮布八卦阵,斩陆逊。
建兴十六年,汉军大破建业,俘孙权、诸葛瑾,领军的诸葛亮想送孙权至长安,留诸葛瑾于江东,瑾诸葛瑾说:“吴王吾主也,不可离。”
于是待在长安规划大事业的刘子峰便收到了诸葛瑾和孙权这两个让他挠头的家伙。
建兴十七年,后汉一统江山。
刘子峰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社会改革,首先是朝廷统一度量衡,其次是积极发展民生与基建,广泛建立学堂和医院,同时移风易俗,鼓励女性进入学堂和社会,参与社会建设。
此外,刘子峰还组织人员积极探索自然科学,他提出了许多在这个时代几乎是闻所未闻的观点,并引领研究人员进行探索和发掘。
建兴十九年,多年休养生息,后汉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建兴二十年,年过花甲的诸葛亮上书乞骸骨,想要回隆中归隐。
刘子峰准奏了。
次年八月,就传来了诸葛亮病重的消息。
其实早在魏灭之时诸葛亮身子就开始不行了,他硬是撑了这么多年。
刘子峰让人将诸葛亮接回长安修养,在诸葛亮的病榻前刘子峰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天下初定,丞相奈何弃朕?”
诸葛亮看着正值而立之年的陛下,苍老的脸上难掩欣慰:“魏吴已灭,天下统一,臣愿已足,今且往地下从先帝矣。”
“陛下登位以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敏而多奇思妙,汉室之兴,自陛下始。”
“臣且往地下从先帝,为先帝诉陛下之伟绩……”
是夜,有大星坠入长安城郊,声震十里,长安城夜如白昼。
刘子峰一个不迷信的人,看到那大片白光,心中震颤,眼泪忽然就流了下来:“丞相死矣。”
是夜,亮果薨,时年六十二。
诸葛亮死后,刘子峰一心投入国家的事业发展上,整合国内后,在于吸收吞并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同时积极开拓路上丝绸之路。
经过十年的发展,后汉成为制霸东方的庞然大国,政治军事实力几乎是这时代的顶峰,一时间万国来朝。
在十几年的修生养息后的,华国人口翻了两番。
当人口统计超过两个亿后,东方明开始了华国的工业革命。
工厂开始在华国的土地上建立,社会飞速的向前发展。
而为了更好的发展,需求更大发展空间,华国开始不断向外扩张,陆地上吞并周围的土地,海上万吨的钢铁轮船带着大家的期盼之心探索渺茫的大海。
建业五十三年,刘子峰退位于太子后,携皇后张氏与各地游玩,偶有归京。
建业六十年,刘子峰带着张蔓回到长安,次年崩,年七十七,庙太宗,谥桓成帝。
史书《后汉太宗传》有云:太宗讳禅,字公嗣,高宗昭烈帝子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