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选址
等第一批制作出来的泥砖风干这段时间,刘子峰又带着李二这群壮劳力开始选址盖房挖地基,房子直接在泥地上盖是不行的,没有地基的房子估计撑不住一年,刘子峰还希望这玩意能稍微用久点。
刘子峰也不求这泥砖房能用个十几年,能顶个两三年,支撑到他探索出红砖的烧制就可以。
绕着营地走了两圈,刘子峰最后决定将泥砖房盖在营地北边,就是离他住的营帐约百米,离河边造砖坑约百米的土坡上的一块平坦地。
这个时候的没有现代的那种卷尺,只有鲁班尺。
鲁班尺,全称“鲁班营造尺”,亦作“鲁班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46.08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
古今鲁班尺差距很大,刘子峰就在以前游故宫博物馆的时候见过,据说那把跟古籍记载的鲁班尺长度非常相似。
现在营地里也没有鲁班尺这玩意,刘子峰苦恼的抓抓脑袋,一时间想不到要怎么确定长度。
蹲在河边苦思冥想了半天,刘子峰视线忽地扫过正在辛苦踩黄泥的李二。
细细盯着李二看了一会,刘子峰猛地从旁边芦苇从中抽了条芦苇出来,来回比划了几下,他气馁地丢掉那条芦苇。
不行,这玩意经不住折腾。
他起身回到营地找了条约三指宽笔直的木板。
“李二!你过来一下!”回到河边的黄泥坑,刘子峰开始招呼人。
“啊?哦!”李二茫然了一瞬,立马从和泥坑里爬出来。
刘子峰指了指他的脚:“脚洗干净。”
等李二把脚底板的黄泥洗干净回来后,刘子峰问到:“你知道自己多高吗?”
李二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歪了歪脑袋:“俺也不知。”
上下打量他一遍,刘子峰感觉面前的李二约摸有个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五,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个子了。
“假设李二有个一米八二……”自言自语一句后,刘子峰又摇摇头,“小数点不好算,就假设他一米八。”
“不对,一米八好像还差点,就取个一米八二好了。”
一般都说脚底板,是身高的七分之一,那李二的身高是一米八二,那脚长便是二十六厘米。
旁边的李二一脸懵逼地看刘子峰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
忽地,刘子峰蹲了下来,吓得李二猛地往后退一步。
“干啥!脚拿过来!”刘子峰抬起头。
“啊?”李二有些愣,那副傻样看的刘子峰都想一把给他掀起来。
刘子峰拿起木条指了个位置:“脚!放这儿!”
“是要俺在这做啥?”
“抬起来!”说着,刘子峰指了旁边一个人,“你也过来!”
等那人一过来,刘子峰就把手上的木条塞到他手上:“把这个按到他脚底板上。”
这李二虽然每天都有洗浴,天知那道他双臭脚有没有洗干净,反正他刘子峰可没想自己去接触这种老爷们的臭脚丫子。
指挥人将木条按到李二的脚底板上,比着他脚底的长度再用尖锐的石头在木板上划出痕迹,然后再将木条拿回来。
从河边芦苇丛里抽出一根芦苇杆,绷直了木条上的划痕相对应,将多余的部分掐掉,再将芦苇杆对折,从中间折痕掐断。
李二脚长二十六,芦苇杆同长,取半便是十三厘米,在木条上划出十三厘米的痕迹,再继续对折芦苇杆取得六点五厘米的划痕,之后再通过已有的数值求取出一厘米和二厘米的刻痕。
最后刘子峰举起那根满是的划痕的木条:“很好,到时候就以这个为标准,开始建造房子!”
旁边几个人皆是半张着嘴,一脸呆滞地看着他。
见他们这副懵逼表情,本来还为折腾出尺子这玩意颇为自得的刘子峰忽然就觉得没滋没味了起来。
轻咳一声,他看向的李二等人:“拿上锄头过来!”
带着几人到最初定下那块的空地上,拿刚做的简易尺子量出大致有四十平的面积后,刘子峰让这几人开始挖地基。
挖地基是个苦力活,没有机器情况下,估计得要个三四天。
在没有混凝土的条件下,刘子峰的想到用石头,稀泥,干草或芦苇杆混合当基泥。
石头